消费者与经营者如在汽车三包方面出现争议,应当如何处理?
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如果消费者与经营者在汽车三包方面出现争议,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解决:
(1)协商
对于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的争议,消费者应优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争议双方直接面对面地友好协商是解决三包争议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摆出相关证据材料,也可以充分听取和理解对方的意见和诉求。在此基础上,以三包规定中关于修理、更换、退货的相关条款以及相关标准为依据,双方通过协商而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种解决方式无需经历繁杂的程序,无需花费高昂的律师费、专家费或检测费等高昂的费用,而且省去了在行政机关或法院之间的来回奔波,对双方来说都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推荐争议双方优先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争议。
(2)调解
对于汽车三包争议,消费者可依法向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请求调解解决。这里,“依法”主要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主要是指各省市县的消协。消费者如果对于双方协商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向当地消协进行投诉,请求消协出面进行调解。消协调解的具体程序可拨打当地的投诉电话12315咨询。今后,可能还会有其他一些社会中介机构能够参与这样的调解。
(3)申诉
对于汽车产品的三包争议,消费者或经营者也可以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工商、交通等行政部门进行申诉。对于提交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申诉案件,依据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将“按照产品质量申诉处理有关规定执行”。具体程序可以拨打当地的12365产品申投诉电话咨询。
(4)仲裁或诉讼
如果争议双方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根据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汽车三包争议,双方协商和第三方调解有可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者暂时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因为申诉或调解的结果对争议双方都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约束力,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不遵守业已达成的解决协议。在这种情况下,争议任何一方都有权申请仲裁或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当然,消费者也可以不通过协商或调解、申诉等程序,直接申请仲裁或诉讼。在我国,仲裁协议和诉讼判决对当事方具有强制约束力,双方必须遵守。所以仲裁和诉讼是解决三包争议的最终手段。但通常程序较为复杂,对当事双方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大。
综合以上四种汽车三包争议解决的途径来看,建议消费者合法理性地维权,经营者客观务实地面对问题,真正将顾客视为“上帝”,积极为消费者解决问题,不但做到遵纪守法,还要努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努力做到“超越消费者预期”。双方在此理念的基础之上,积极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汽车三包争议问题。
消费者与经营者如在汽车三包方面出现争议,应当如何处理?
2018-12-05中国汽车三包网
推荐
- 关于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
- 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
- 三部门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 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网
- 商务部 公安部 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扩大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范
- 关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
- 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 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
-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上新啦!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新能源汽车检测收费的公告
- 《河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认监委关于发布摩托车、电动自行车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公
- 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
- 北京将推行散装汽油购销手机APP实名登记服务